菜市温情浓 文明新风拂——南宁市平价菜摊与“诚信菜摊”让升腾的烟火气更有温度
来源:南宁市融媒体中心   作者:    浏览:次    发表时间:2025-08-12 11:05:18
摘要:菜市温情浓 文明新风拂——南宁市平价菜摊与“诚信菜摊”让升腾的烟火气更有温度

    晨曦微露,南宁便在菜市场的烟火气中苏醒。在双孖井菜市场,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,平价菜摊前早已人头攒动;西乡塘区乐洲村的街头,无人售卖的2元“诚信菜摊”诉说着最动人的诚信故事……寻常的市井,蕴含着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文明密码;动人的场景,正折射出南宁特有的温度与品格。

155.jpg

  双孖井菜市场平价菜摊前人头攒动。记者 黄敬敏 摄

  平价菜摊

  小菜篮里的大民生

  “来把龙须菜”“萝卜怎么卖”……清晨7时,双孖井菜市场人头攒动,此起彼伏的声音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市井交响。在市场最显眼的位置,“1元一份”“2元一份”“3元一份”“1元/斤”“1.6元/斤”的招牌十分醒目,市民拖着购物车穿梭其间,车筐里堆满的蔬菜还带着晶莹的晨露。

  在一处售卖香菜、香葱的“1元菜摊”上,菜农李阿姨麻利地将香菜、香葱分装成捆,每捆都是1元。“这些菜都是我们自家种的,薄利多销,让街坊邻居都能吃上。”李阿姨边说边不时给看起来分量稍少的香菜添上几根,遇到熟客还会多塞几根。

  另一旁,“2元一份”的青椒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,在晨光下青翠欲滴;“3元一份”的龙须菜带着水珠,嫩绿的叶片舒展开来,散发着淡淡的清香。“这青椒看着就新鲜,来两份。龙须菜炒肉片是我家孩子的最爱,来一把。”市民王女士熟练地挑选着蔬菜,“这里的菜很实惠,相比其他市场一顿能省几元,一个月能省下一两百元钱呢。”

  在这个平价菜市里,实惠的价格和温暖的人情味,让每一笔交易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。“我几乎每天都要来一趟,一来二去和很多摊主处得像朋友。我之前忘记带手机不能付款,他们都让我先拿菜回家,下次来再给。在这里买菜不仅省了钱,更感受到了街坊邻里的情谊。”市民张先生说。

  举着手机不停拍摄的游客曾先生感叹道:“我做攻略时就听说这里的物价很实惠,亲眼见到后觉得有些震撼,南宁市民拥有这么一个‘宝藏菜市’真是太幸福了。”在他的镜头里,记录的不仅是南宁人的日常生活,更是隐藏在烟火气里的城市温度。

  无人售卖

  信任比什么都珍贵

  近日,在西乡塘区乐洲村“志英便利店”门前的空地上,30多个菜篮整齐排列,新鲜的茄子、豆角、薯叶等瓜菜整齐码放在菜篮里。现场没有摊主守着,顾客选菜后就自觉把一张张纸币投入菜篮上系着的塑料袋里。

  这是一个已默默存在二十余载、特殊的“诚信菜摊”。每天天刚蒙蒙亮,村里的菜农便会把二维码放在菜篮里,系上一个塑料袋后便转身离去忙农活,买菜人均会自觉付款,整个过程无人监督,全靠诚信维系。

  “最早是村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把自家种的菜拿来卖,大家看老人家腿脚不便,就说‘您把菜放着就行,我们自己拿,自己付钱’。没想到这一放,就放了20多年,形成了如今的‘诚信菜摊’。”村民卢赐英回忆道,“现在不只是菜农,谁家有多余的蔬菜都会往这儿送,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传统。我今早摘了4把豆角送过来,转眼就卖光了。钱虽然不多,但这份信任比什么都珍贵。”

  如今,这个无人菜摊已成为乐洲村的“诚信地标”,不仅本村村民引以为豪,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“打卡”。“我们来游玩,特意来看看这个闻名的菜摊。”游客陈先生说,“这种纯粹的信任关系太难得了,我们买了几把菜支持一下。”

  事实上,这样的“诚信菜摊”早已在南宁各地出现。横州市巷陌深处、武鸣区田间地头、马山县乡间集市……都能看到这种无人看守却秩序井然的菜摊。它们像一面面镜子,映照出这座城市最本真的品格;又如一个个窗口,向世人展示着南宁人民最朴实的诚信之道。

  市井菜市

  小故事里的大文明

  平价菜摊以惠民为核心、“诚信菜摊”以信任为基石,这些看似寻常的交易场景,丈量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。

  “这种现象能在南宁长期存在,说明南宁具有诚信、互助、友爱等传统美德组成的社会人文土壤。”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富海说,双孖井菜市场的平价菜摊、乐洲村的“诚信菜摊”体现了南宁深厚的诚信精神与社区温情,凸显了朴实、互助的城市特质。而这类现象的存续,依赖于三大社会信任基础:一是诚信传统已深深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;二是政府在社区治理中采用柔性方式,既给予发展空间又适时引导;三是南宁特有的市井文化,完美融合了乡土社会的血脉联结与现代城市的契约精神。

  “城市的文明建设需要有人情温度。”杜富海表示,南宁的案例表明,城市的烟火气和社会秩序不仅不矛盾,反而能够相互促进。这种通过柔性治理激活群众自治内生力的模式,对城市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

  对于政府如何引导这类自发的文明实践,杜富海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实施“放管结合”,划定弹性空间,规范平价摊点、无人摊点的设置;二是融合南宁本地文化,打造无人摊点主题市集,举办“诚信摊位”评选活动;三是利用这些摊点为弱势群体实现增收,如优先为老人、下岗职工提供免费摊位,还可以引入专业团队提升无人摊点、平价摊点运营能力。

  藏在南宁市井街巷里的温情故事,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城市文明的深层内涵。它们不是偶然善举,而是深深融入城市肌理的文明基因,这种由内而外、由下而上生长的文明力量,正是南宁这座城市最动人、最持久的软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