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酸碱体质论”骗局被揭穿,炮制者被课以重罚。那么,人体体质到底如何划分?又该如何进行体质养生?记者采访了国医大师、中医体质学创始人、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。
流传甚广的“酸碱体质论”编造谎言说,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,酸性体质易患癌,想要健康,必须保证身体处于碱性环境。王琦说,人的体质不能简单地分为酸性或碱性,这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,其中包含各种小环境和体液,如细胞内液、细胞外液(包括血液、组织液和淋巴液等),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、排泄出的汗液、尿液等。人体内的不同体液确实有酸碱之分,如胃液呈强酸性、尿液呈弱酸性、肠液呈碱性。但不同体液的酸碱度,并不等同于体质的酸碱性。现代医学和中医学都没有酸性和碱性体质的分法。
吃酸性或碱性食物能不能变成酸性或碱性体质?王琦说,食物有酸碱性的区分,但无论食用酸性还是碱性食物,人体内存在缓冲系统,可以自动调节,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。
王琦强调,所谓的吃酸性或碱性食物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,以及酸性体质造成多种疾病,甚至诱发癌症等说法,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。
酸碱体质论是个伪命题,但是养生不能无视自己的体质。王琦介绍,体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构成。先天因素来源于父母,是先天遗传的,后天因素由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形成。处在不同的环境中,人的体质可相应进行调节来适应。如生活在高原缺氧环境和南方湿气较重的环境中,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不一样。中医将体质分为9种,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吃海参会拉肚子,要吃温性的食物;阴虚体质的人吃人参会流鼻血,要吃滋阴的食物。因此,体质养生要因人而异。从2009年起,中医体质辨识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
王琦提醒,公众要提高判断力,不要盲目相信或追捧所谓神奇养生方法。要看其是否符合常识,是否说过了头,背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。记者 王君平
最新推荐
点击排行
- 472581南宁市总工会召开十八届七次全委(扩…
- 3656522017年“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”…
- 272943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印发《广西壮族自…
- 235724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人文化宫管理的意…
- 174655市总工会副主席杨隽深入基层慰问劳…
- 172896做好意识形态引领,全力推动工会宣传…
- 150147南宁市总工会召开工会工作务虚会议…
- 147418南宁市总工会开展2018年春节送温暖…
- 144449南宁市总工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席宣…
- 1402410市总工会领导